可能正是自由直至寂寞才越能刺激到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从下半年开始的不间断的封控生活中,我逐渐意识到的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诗,就是用来读的。很久以来,我会在当地的书店买一些看起来装帧很精良的诗集,放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闲来无事才会翻看,却对其中句读的记忆不及匆匆而过的广告词。直到那一天,当我如当下一般寂静,我翻开一本早已翻过的诗集,控制语气语速,将一句一行完整读了出来。读出来的那一刻,好似触发了某种言灵,仿佛自己置身在作者的书屋,看着窗外的行人,写下了这一行诗。
同样的寂静,同样的自由,同样的寂寞,此时此刻我坐在一个书房,由于居家隔离限制了出行,面前没有诗集,只有电脑一台,耳机一个。电脑是用来写文章的电脑,耳机是要做评测的耳机。尽管周遭十分安静,我也已经对耳机的声音十分熟悉,但还是选择戴上,随着声音的鳞次栉比将所听的感悟记录在纸面,分享给读者。
今天要聊的耳机,是来自SIVGA的木质新作:黄莺,编号为SV022。一如既往稳定地发挥了SIVGA的设计审美,声音干净清澈 沁人心脾——为你而作,愿这首诗,得你所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箱体验
同此前开箱的SIVGA作品大差不差,纯黑色与凹点密布的纸盒展示了耳机最基本的轮廓,背面是SIVGA的“匠心营造”以及基本的耳机参数、公司信息。开箱的内部是填充十分紧密的缓震泡绵,质地十分柔软,运输途中可以很好的保护好产品本体——可能看到这里会有朋友感觉不过如此,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大邪神迄今为止合作多次的耳机品牌中,仅有SIVGA的产品是没有一次在运输途中出现任何瑕疵的,从外部盒装到内部结构——这时候,就会感觉到花里胡哨都是一时的,朴实无华才是真。
产品内容是这样的:耳机本体、双2.5 to 3.5耳机线、3.5 to 6.35转接头、便携耳机袋。这个组合是SIVGA全尺寸耳机类产品的标配了,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问题:既然6.35大多是插在台式机上的,同时耳机袋是多用在外出携带场景的,为什么将这两个引导完全不同的内容封装在一起呢?结合多款产品,我是这么理解的:SIVGA全尺寸耳机普遍可以用便携式设备驱动,无论是高品质的手机小尾巴还是HIFI便携播放器,而且仅这一点也足够耳机值回票价;但是并不否认这些耳机的性能仅限于此,在更加高端的台式设备上,SIVGA耳机可以有更好的表现,这就是性价比的体现。而便携袋,很想我买的木质工艺品附赠的袋子,北方灰尘大,可以用来日常收纳,当然也可以外出把玩——能不能说SIVGA的耳机都是木质工艺品呢?我看行!
声音风格
我本以为黄莺是另一款SIVGA的传统调音下的作品,然而当我浅煲开声之后,却发现这款耳机是何等的清澈与靓丽的声音——就像是从模拟录音时代跳转到了数字录音时代,SIVGA传统调音像是前者,以柔和与耐听的特质为主,后者也就是黄莺的声音,干净清澈,可以为音乐制作后期的处理提供足够优质的基本素材,以根据录音师的需求作出相应的处理。
是的,黄莺是一种偏向监听的声音,音色中正、注重对录音文件与设备音色的还原与重现。中频表现特别的干净,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明确的一种,人声与基本乐器的位置都得到充分的展现,染色的感觉听着并不多,纵深空间感营造的不错,配器所在的位置基本没有问题。高频展现的尤其亮眼,聆听寻常的弦乐三重奏能感觉到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各司其职,中提琴的中音自然是款款诉说,而小提琴在技法和音色上都得以充分展现与释放,清澈的音色毫不吝惜展现着乐手的技术与情绪。
聊聊低音部分,我想用一种形容词:清瘦。这个词语我曾经用过,后来不爱用了,因为没有再遇到这样的耳机,直到黄莺。我用这个形容词来描绘这样的低频风格:基音十分明确清楚,泛音设计更加节制,没有刻意营造氛围感,单纯的表现录音本身的声音特质——这不是低音的缺失,这是一种健康的骨感美。所谓环肥燕瘦,相较于氛围感浓烈耐听、大家更熟悉的氛围感低频,大邪神对于“清瘦”的低频是更加珍惜,珍惜每一副能做到如此舒服的“清瘦”低频的耳机。
搭配推荐
声如其名,SIVGA黄莺给了我鸟鸣一般的声音感受:高音清亮婉转,中音合适,低音清瘦且很健全。我认为这样的声音去听以小提琴做主角的音乐是不需要搭配的:小提琴钢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弦乐三重奏或四重奏,这些音乐只要是需要展现小提琴都是我认为合适的。
寻常搭配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高频的关注,比如找一些更加注重在中低频表现的播放器或者解码耳放,以提升黄莺低频氛围为主——主要的策略是这样。手机直推出来的黄莺其实是很好听的,且是适合大部分流行音乐的:因为硬件局限,手机直推自带一种朦胧的感觉且低频普遍会往氛围感上靠近,手机插上黄莺,整体模糊一些、氛围拉起来一些,不难听,听起来也比一般千元价位的耳塞式耳机更大气,挺不错。
另一方面,因为黄莺的三频表现可以认为是监听耳机的风格,按照监听耳机的逻辑来玩黄莺也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将黄莺当作前端参考机,每设计一套搭配,都用黄莺来听这套搭配的调音,以此作为参考进一步选择用来搭配前端的耳机。这是大邪神后续对黄莺的安排。
SIVGA黄莺是一款很独特的耳机,频段完整,干净清亮,还有比较少见的称得上“清瘦”的低频,此时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经典难题:发挥耳机特色,还是让耳机适合更多音乐?对于这个问题很难说有明确的回答,尤其是立场不统一的时候。对此,我只能说,黄莺真的太适合小提琴了,且并没有拒绝别的乐器。
文后记:有一人感受到的寂寞
三天前,我回到家乡,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居家隔离生活。住在家族朋友的旧宅,一日三餐无忧无虑,家中空间也能完成最基本的日常运动。因此,起码在居家隔离期间,我不需要考虑生活上的诸多琐事,也不需要考虑如何交差开题报告和科研任务,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完全自由——我是说,相当自由,自由到漫无目的,自由到孑然一身。
我曾经为了即将到来的隔离生活准备了许多素材:未通关的游戏、需要阅读的论文、未曾播放的新专辑...还有很多,可是起码在这仅有两天的封控中,我未曾打开游戏,翻开论文也仅限于完成开题报告,更不说打开播放器听一首歌曲;讲真,如果不是需要完成评测,我可能不会在这夜间的寂静中,像寂静的守护者般,戴上耳机——耳机本是为了监听录音而设计,后续成为潮流达人的标配,如今,却成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尊重”。
这几天我总是在想,自己被封在家里是否会孤独,但有趣的是,当我问出自己这个问题的一刻,我可能才体会到了孤独——就像油茶入口的一瞬间才知道是否烫嘴,对于看不明白的事情,只好借助任何其他的感官才能得知全貌,在此之前,起码“未知”是更多。当我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我便将自己一个重要的感官全权交给一个行为明确的机器,耳朵“未知”周遭的一切,别人也不知道我耳朵里是什么内容,可能仅仅是一个用手指打着节奏的普通路人罢了。
我不知道的是,在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很多,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戴耳机。看到外观有趣的耳机,我会好奇这个品味奇特的人,会在耳机里播放什么样的声音;然而不巧的是,走在街上的我看到的可能更多是某水果大牌耳机以及其仿品,可能我耳机架上外观最普通的耳机也很难淹没在一众此类耳机之中。也就,没了兴致,不再观察路人,即使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扮演着主角。
可是,我已经很少上街,起码近一个月完全没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