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信息:砍掉那台“吃灰”的智能音箱

时间:2022-12-09 17:55:36       来源:腾讯网

撰文 | 苏  舒

编辑 | 杨博丞


(资料图)

题图 | IC Photo

亚马逊裁员的寒意,传到了智能音箱上。

日前,亚马逊被曝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总数约计1万人,主要集中于设备与服务、零售以及人力资源事业部。

此后不久,亚马逊设备和服务高级副总裁戴夫·林普(Dave Limp)在给员工的公开备忘录中写道,公司已决定整合设备部门团队,该部门负责Echo智慧音箱和语音助理Alexa等设备。

Echo ,作为智能音箱的“鼻祖”级产品,也开始在悬崖边摇摇欲坠。原因还是在于“非盈利”。

此前,面对裁员,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表示,为了削减公司成本,包括砍掉非盈利的业务。更早之前,杰夫·贝佐斯曾公开表示,公司经常以打折价出售Alexa设备,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价。

智能音箱的行业命运,也可以在Echo上,窥见一二。

1、“吃灰”的智能音箱

在用户端,“吃灰”成了智能音箱的宿命。

在收拾的时候,张林在小角落里翻出了已经被遗忘两年之久的小爱音箱mini。抹去小爱音箱上一层薄薄的灰,再给通上电,张林最终也能成功唤起沉睡两年的小爱同学。

2018年4月,在小爱音箱mini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张林花了200多块钱买下了这款智能音箱。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张林,在最开始的一个月里,几乎一下课就回到宿舍和音箱“玩”。

“当时是比较好奇,并且很感兴趣。此外,我本身就是小米用户,所以很快就下定决心买回来试试。”但是这一试,却只停留在听歌和定闹钟功能上。“其他功能很难用上,我没有其他智能硬件,所以用不上唤醒功能。最开始无聊的时候还会和小爱同学聊聊天,但有时候小爱同学的‘智障’式回答也让人兴趣全无。”

对智能音箱的好奇心和新奇感也就停留了一个月的时候,之后再等到张林想起来的时候,小爱同学已经彻底“沉睡”。

而这样的用户,不止张林一个。

在不同品牌的智能音箱发布会中,被宣传出的功能非常多,包括唤醒智能家居、定闹钟、听新闻、计算等,对话、陪伴、助手等各种角色也成为了各大智能音箱发布会的关键标签。但实际上对于用户而言,购买前对智能音箱有着很大的憧憬,但买后就吃灰,已经是常事。

即便是体验到智能家居的孙燕燕,同样也对智能音箱发起了质疑。去年年底,孙燕燕从公司年会上带回了一款小爱音箱pro,加上此前有的小米台灯和小米加湿器,在10平左右的出租房里,孙燕燕也小小体验了一把“智慧”生活。“如果没有小米台灯,我可能会把智能音箱转手卖掉,因为使用到的功能的确很少。”孙燕燕坦言。

除了功能上的“鸡肋”外,还有被广告包裹的无奈。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某款智能音箱在给孩子播放完故事之后,自动播放起了人寿保险的产品推广,甚至还精准定位到了所在的市区。“不免有些后怕。”该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除了国内的智能音箱在质疑中吃灰之外,亚马逊的 Echo也饱受质疑。2021年12月,一位母亲在推特上发文质疑亚马逊智能音箱。她表示,自己女儿向亚马逊智能音箱中的智能助理Alexa发起玩游戏的“挑战”,但Alexa却向女儿发起了“用硬币触碰插座的挑战”。

这一事件瞬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论,因为其危险性高,也被网友称为“摸电门”事件。此后,有不少网友纷纷发文表示,智能音箱也会因为误发音而被唤醒,甚至于会在半夜突然自动发出声音。而此后,部分网友也纷纷选择拔掉插座,将智能音箱“雪藏”。

2、潮起潮落

在产业端,智能音箱的热情也在退潮。这个拐点,出现在2020年。在此之前,智能音箱可谓是风光无限的硬件生意之一。

智能音箱诞生在2014年11月,亚马逊悄悄上线了搭载智能助手Alexa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和以往产品上线不同的是,亚马逊内部并没有重视Echo,甚至连一场发布会都没有,也没有高调的宣传文案。

Echo看起来是贝佐斯试水市场的一款新品,实际上Echo背后,是贝佐斯押注家庭物联网的战略。此时的贝佐斯,已将Echo的未来定位在智能家居的硬件入口。如果说触屏交互的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那智能音箱背后承载的,是贝佐斯对语音交互成为物联网通用入口的展望。

令亚马逊没有想到的是,Echo上线后不久却大受欢迎。有数据显示,2015年6月,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全年拿下了250万的销量,次年销量翻倍至520万台。

自此,智能音箱赛道上的企业开启了赛跑模式。国内外巨头包括包括苹果、谷歌、百度、阿里等也纷纷涌入智能音箱的赛道。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起,我国智能音箱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都呈现上涨趋势,尤其在2016年增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值。

2017年,智能音箱赛道走至高点,各大品牌争奇斗艳,价格战一触即发。也是这一年,亚马逊推出带屏智能音箱Echo Show,本定位于无屏的智能音箱开启了有屏时代。此后,国内玩家也随之推出了带屏音箱,包括腾讯亲见M10,小度音箱等。

2018年,各大厂商拉起价格战序幕,最初市场定价在499、599的音箱,大额补贴后价格下降至89、99元。价格战之下,头部企业开始抢占市场。此前包括京东叮咚、网易三音云音箱以及其他小众品牌音箱逐渐在大众视野中消失。

也是在这一时间,智能音箱的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智能家居向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拓展,生活助手、家庭陪伴音箱、教育智能屏等标签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智能音箱上。

2019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补贴战,新品新功能以及新场景之争后,在智能音箱的牌桌上,只留下了阿里、百度和小米三家,占据市场的90%以上。

企业涌入赛道的同时,智能音箱也在消费端受到热捧。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从2016年起,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就开始成百倍上涨,直到2019年出货量同比上涨了70.42%。

拐点来的很突然。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下降”一词开始笼罩着整个行业。

价格战后,中小企业退场,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智能音箱新品数量相比于2019年可谓是“腰斩”。根据“智能相对论”的不完全统计,2019年仅主流品牌就共计推出了超20款产品,2020年新品数量却不到此前的一半。

在此背景下,“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出货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增长仅为2.11%。在国内,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了8.6%。相较2018年170%、2019年109.7%的成倍增速,智能音箱在2020年明显的增长乏力。

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下降之势。根据Voicebot2021年的调查,那些希望在2021年或2022年购买第一台智能音箱的消费者数量大幅下降。2020年,这个数字就已经比前一年减少了约1/3。

购买需求的下降背后,智能音箱出货量也陷入增长疲乏阶段。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2020年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仅为8.6%和4.9%,而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为97%。

另外,今年8月,IDC发布报告称,2022 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 1483 万台,同比下降 27.1%;销售额为 4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6.2%。

除了出货量增长疲乏甚至下降外,智能音箱的使用上同样不容乐观。根据Voicebot的最新调查,即便是在疫情充斥的2020年,超过28%的受访者“更多地”使用智能音箱,近60%的受访者减少了智能音箱使用量。

业内人士对此谈到:“智能音箱在阶段性爆发后,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疫情等原因未能迅速拓展下沉市场。此外,智能音箱从技术层面来讲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音效也不如专业音响,内容生态上还未能发爆发,用户体验感不强,各方因素的结果就是‘下降’。”

3、智能音箱未来何在?

用户端和产业端热情消退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错位”的定位。

有一份报告可以更直观的说明,智能音箱在产业端的产品定位和在消费端的产品定位“完美”错位。

Voicebot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用户使用智能音箱,依然没有离开听音乐、问问题、查天气、定闹钟、听广播等常规性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通过手机、手表等智能硬件同样可以实现。

反倒是最初各大厂商对于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功能似乎并未能在用户端呈现。

产品定位的错位也加速了赛道上玩家对智能音箱的探索。

带屏音箱以及外观形态的改变是各大厂商迈出的第一步路,但尽管如此,除了加大补贴金换取用户增长外,智能音箱仍旧未能摆脱低频交互和功能“鸡肋”的评价。甚至带屏音箱的出现也被外界质疑,与智慧平板、智能电视的产品定位愈发趋同。

智能音箱赛道某玩家对此表示,智能音箱更像是一个链接技术和用户的产品,但其背后核心在于语音交互技术和生态系统。换句话说,语音交互可以在多个硬件产品上呈现,包括手机、手表、电脑、电视机、汽车等,而智能音箱相比于日常更为使用频次更高的硬件产品而言,“落灰的确很常见。”

国内三大玩家的表现也印证了“落灰的智能音箱”一说。

天猫精灵在最初发布时也被给予智能家居通用入口的厚望。但此后,天猫精灵的产品定位也从入口逐渐向生态转入,接入了阿里文娱、健康、教育、购物等内容和服务能力,而这些能力也被包括手机、家电等各类智能硬件所涵盖,智能音箱的核心交互功能也在这些硬件中有所呈现。

有媒体报道称,阿里称天猫精灵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终端产品,而是通过AliGenie等平台打造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说白了就是品牌方已经看到,单靠智能音箱已经无法支撑起最初为它设立的使命。

小米是最高调表明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入口功能的企业,在小米生态链的包围下,智能音箱作为家庭智能硬件入口的功能愈发明显。但实际上,2019年,小米又推出了新战略“1+4+N硬件入口”(1:手机,2:电视、音箱、笔记本和路由器,N:生态链中的众多产品)。相比于智能音箱,手机仍然是核心入口之一。

百度的玩法同样如此。从智能音箱道智能电视再到智能健身镜,背后都包含了语音交互以及小度OS系统,智能音箱可以完成的交互指令,其他硬件产品同样可以完成,而带屏的小度音箱主打家庭教育和陪伴功能同样可以在智能电视上实现。

在2021年12月的百度Create 大会中,百度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产品,唯独不见智能音箱。但藏匿在智能音箱背后的语音助手,早已入驻其他硬件产品。

外在的形态变化万千,核心却还是在于技术和生态。“相比于在智能音箱外形上的“花里胡哨”,内核的技术更是厂商需要打磨的核心。”业内人士说道。

另外,近年来无论是用户端还是产业端都刮起了“无感交互”的风。智能终端产业会将用户数据汇集到一起,进行分析理解后从而达到“无感交互”,无需语音唤起,设备即可根据用户习惯自动完成相应的设置。

未来,在无感交互时代下,智能音箱越则会更鸡肋,甚至成为“伪需求”。智能音箱的下一步,值得厂商们好好思考了。

关键词: 智能音箱 杰夫·贝佐斯 echo 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