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数码行业的从业者,每次回家都会帮家里人解决这些新玩意带来的问题,或者购买新产品丰富家里人的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出生的这座身处互联网角落的四线城市,没有媒体渲染的那种闭塞和落后。恰恰相反,除手机外的智能穿戴、音箱、家居等产品的应用比我想象的更为普及和丰富。这次就聊一聊,这次回家看到的那些超出我预期的那些事。
智能穿戴,让自己和家人放心
“阳过”之后,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口罩基本焊脸上,而在生病的那段时间,智能手表则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我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都能准直接反馈到手表和手机上。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今年对这种完备健康功能的智能穿戴格外看重。实际在去年春节,我就给我妈买了一块Apple Watch Series 7,为什么当时不买其他智能手表,因为对iPhone 用户来说,配套苹果自家产品是最省时省力的做法。
因为买的时机,那时候发挥出的作用更多是装饰。后来到了2022年12月底,这座四线城市没有躲过去那波疫情,好在她症状不重并一周后开始恢复,那是我每天都要提醒她用手表测试血氧和观察心率是否正常。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发烧吗?”
“还好,目前还没有哪里很难受。”
……
基本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对话,智能手表完备的健康功能在那段特殊的时间点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尽管我宁愿它永远都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或许是出于共同的经历,街上的佩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人明显比去年多出许多,其中爷爷奶奶辈戴的更多是手环,设置一个大字表盘,看的也更清楚。
这两年的智能手环虽在配置上与智能手表存在距离,但功能差距比以前小了很多,主要的心率、连续血氧饱和度都有了,特别是发布时间较新的几款,开启所有体征监测能有四天以上续航。另外,手环功能相比简单许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更易用,简单的磁吸充电器也让老人不用琢磨太多。
不过,目前市售的智能手环为了更低的价格,只好提供氟橡胶表带,虽然耐用但不算透气,这会给老年人带来潜在的皮肤过敏问题,最好是购买可以支持更换表带的手环。
有意思的是,虽然爷爷奶奶辈大多使用更简单的手环,但他们本人更想要手表那种屏幕大一点的穿戴设备,更大的屏幕还是比重量等其他考量来得更实用。
我本人的想法也是更倾向于佩戴智能手表,因为手表需要与手机APP绑定,机主可以通过设置将检测数据上传到绑定好的家庭组中,这样相隔万里,也能及时了解家人的心率、睡眠、运动情况。
当然,生活中多出的新事物不仅是智能穿戴,还有一些新品类家电。
新家电,确实很有乐子
我个人不算是新家电的拥趸,在我看来更像是把以前老物件的功能细分或完善后,再拿出来单独做成新品的产物,从养生壶到电煮锅,再到空气炸锅,眼花缭乱的操作看的我眼花缭乱……至少一开始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今年有机会来到姨姨家串门,发现空气炸锅变成了制作烤物和甜点的利器,一些预制菜放进去等待一段时间就能出锅,她家购买的是透明款,隔着玻璃就能知道烹饪状态。
还有一种新东西叫水波炉,它具备微波加热、蒸、烤多种功能于一体,区别在于它是利用过热水蒸气,即将100℃的水蒸气再通过加热管加热,使水蒸气达到250℃,某些机型甚至可达到350度。如此高的温度除了可以缩短烹饪时间外,还可以实现更多烹饪功能,所以水波炉同时也具备“炸”的功能。
水波炉的过热水蒸气配合加热管烘烤所制作出的食物,会比单纯加热管烘烤的微蒸烤一体机有更多汁水,加热的同时不会导致菜品变柴变干。效果上看,水波炉是比微波炉更加先进使用的存在。
如果不是这趟回家,我都不知道人间还有这种产品,当我面对着水波炉啧啧称奇时,在我家人看来就是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不禁让人我怀疑我这几年都是何种生活状态。
另外,冬天吃饭一直有个饭菜容易凉的问题,现在有一种名为“暖菜板”的产品慢慢在这座四线城市铺开,把饭菜放在上面就可以持续加热和保温,小几百的价格也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
有的家电拿捏时代脉搏,但有的就是黄土埋脖了。
说来很有意思,智能音箱这这座四线城市颇受欢迎,就是单纯觉得家里可以摆这么一件东西,99元起的价格也确实不贵,或许处于对AI的好奇,我家也买了一个。
一开始确实按照预期运行,根据语音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智能音箱竟变得有些叛逆,比如它会在中午的时候为我响起闹钟,尽管家里人都没用音箱设置过闹钟。喧嚣的闹钟过后还播报了当今世界局势,这一刻它的格局比我大。
它偶尔还会在凌晨2点响起闹钟,以至于楼下的邻居都穿着棉服上来跟我痛陈厉害,最终在极具亲和力的交流氛围中结束谈话。鉴于智能音箱的精神状态,目前一直处于不插电的节电使用状态。
相比图新鲜的智能音箱,如何给长辈选择手机则是每年都要回答的问题。
给父母买手机,大内存和强性能是必选项
给父母或是家里老人买手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功能机、长续航千元机,但现在这种选择今天未必走得通,以后大内存+强性能的手机会成为“老人机”的首选。
2017年,我用人生中的第一份年终奖给父母换了手机,当时由于预算限制只好买128GB版本。这个容量在当时看问题不大,但在这两年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APP积攒的各种文件、图片、视频增多,128GB就渐渐不够用了。另外,随着APP对系统的负载增大,也确实需要更强的性能。
于是定期清理手机自然而然成了必修课,每次回家,我妈的同事就会让我帮他们清理手机,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小有名气,毕竟这里是个手机卖场帮忙装微信还要20块钱的地方。之后我给家里人买手机都是256GB起步,必要时上512GB,这样可以坚持久一点,让人总去网上看清理教程终究是麻烦了点。
不过给家里人买手机,我是不会提前告知的,因为说了,他们肯定不要,所以我都是直接送,这样他们也是乐意换的。现在“老人机”要想用着舒服,购机要求跟我自己买手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老人机”这个名词以后大抵只能说明,“这部手机是老人在用。”
会折腾数码产品仍是稀缺技能
四线城市有朋克之处,也有局限,典型的如售后维修服务。
手机、PC厂商的售后体系在一二线城市是成系统的,但也有起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我所在的四线城市的售后点较少,基本是路边第三方维修承担了相关业务。但在节假日,例如结束不久的春节期间,基本要等到师傅上班才能维修。虽然我觉得趁这个机会买新机也不是不行,因为卖手机的店面是正常营业的。
不过相比手机和PC,今年智能电视反而是最让人头疼的。抛开春晚好看与否不谈,即使当个背景音也是极好的,没想到今年看春晚不能直接看,要先付费才能收看。观众如果想看电视,除了买电视,还要买电视本身的会员、视频网站的会员、电视剧会员……买得起电视,看不起电视,而且电视端APP会员与手机端会员并不通用,需要单独购买。
但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央视旗下多个APP都可以直接投屏看电视,不过央视频的卫视频道不能投屏观看;移动用户去营业厅APP领免费咪咕会员,一些地方卫视和地面频道都可以免费观看;广电手机用户可下载“直播中国APP”,可以免费观看和投屏,不过央视频道较少,建议与央视频一起用;各家电视台都有自己的APP,可以免费观看频道和投屏。
这些都属于免费的正规渠道,就是设置麻烦一点,不过与其付出这么多的时间成本,真的不如买个大尺寸平板直接看视频,利用电视APP也能收看电视频道,视频平台的会员与手机会员是通用的,何况平板还能抱着走,想去哪看就去哪看。
写在最后
生产力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给大众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四线城市的普通居民生活也可以很滋润,过去熟悉的生活方式没有远去,而是以一种更简单,更舒适的方式进行,或许是前后反差太大,不符合固有认知,慢慢变成了网友口中的“没有烟火气”。
实际上,更好的智能手机、新家电、穿戴产品这些新潮产品早就从年轻群体、极客群体向外扩散,辐射更多的消费群体。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小问题要解决,比如不智能的人工智能,不让人看电视的智能电视,不让人用APP的APP开屏广告,以及智能家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这些发展中暴露的问题还是要靠产品、行业、政策引导的发展来解决,而不是让家人拒绝科技。
合理地利用科技,一定会让生活更美好,无论是你是谁。
关键词: 智能手表